安克轉戰UV打印機,15天眾籌超2000萬美金背后
作者:姚單
編輯:劉偉
安克旗下打印機品牌AnkerMake更名為eufyMake一個多月后,在眾籌平臺上線了第一款UV打印機——eufyMake E1,僅12小時眾籌金額破千萬美金,目前已突破兩千萬美金大關,打破全球歷史科技類眾籌記錄。
雷峰網 (公眾號:雷峰網) 了解到,eufyMake E1眾籌所得的兩千萬美金中,有部分是由安克上一代多色3D打印機客戶貢獻的。彼時,安克的多色3D打印機交付出現問題,為彌補客戶損失,安克承諾退款并提供新品折扣,從而吸引他們持續支持這款UV打印機。
盡管有老用戶的支持,eufyMake E1的眾籌成績依舊堪稱驚艷。這一成績是如何實現的?安克又為何會選中UV打印機這個賽道?eufyMake E1集多種功能于一身,售價僅一千多美元,只有傳統UV打印機的十分之一,背后是如何實現的?eufyMake E1又是否會重蹈安克3D打印機交付不順的覆轍?這一系列問題都值得我們深入探究。
安克的爆款法則:產品力+低價+私域
“大家都在研究如何把價格高達數十萬元的B端工業產品,以幾千元的成本呈現給C端消費者,同時在性能上盡可能接近工業級水準。”
一名跨境電商從業者表示,這正是安克正在實踐的典型爆款打造路徑——將工業級技術向消費級市場下放,讓過去只能在工廠車間中實現的功能,如今在家庭桌面上就能輕松實現。
在UV打印領域,傳統大型打印門店需要使用不同的大型機器實現不同的打印需求。比如,打印大幅廣告用滾筒式機器,打印馬克杯用特殊的滾軸式配件或打印機。
相比之下,E1打印機在模式上整合了平臺式、卷筒式、圓柱體式打印功能,以1/5的體積集合了多個不同的打印場景,并支持3D紋理輸出。
價格上,E1打印機十分誘人,早鳥價最低1699美元(約合1.2萬人民幣),相當于傳統UV打印機價格的1/10。
整體而言,安克UV打印機新增了多項功能,并將產品預售價設定在千元美金級別,兼顧了中小型B端客戶的需求與C端普通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有效拓寬了目標客戶群體。這一策略遵循了爆款產品打造公式,實現了對產品的重新定義。
作為一家有14年發展歷程的消費硬件品牌公司,安克已經建立起來的品牌認知和未來不斷成長的全球品牌勢能,為內部孵化出來的諸多新品類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流量。
相關數據顯示,眾籌平臺Kickstarter月訪問量達2000多萬人次,而安克網站月訪問量在300萬~400萬人次。這一數據位居中國出海硬件品牌前列。
在產品力沒問題的前提下,安克充分利用其私域流量,將用戶引導至新品牌的眾籌活動,能夠大幅降低冷啟動的難度。這或許也是安克第一代3D打印機產品眾籌成績高于拓竹同年推出的產品的原因之一。
正如同一名二級市場分析師向雷峰網分析的:“品牌出海短期不需要有多大的技術競爭力,它是一個殼,只要品牌認知在往上漲,你往殼里裝東西就行,裝掃地機、割草機或是任何品,總能打出一個爆品。”
新品類增長勢頭很好,也是安克擴知名度、滲透率的結果。
在眾籌的營銷上,安克的預算投入可謂行業頂尖水平。其在宣傳物料的策劃與制作上展現出極高的質量,內容不僅豐富詳實,更具有極強的視覺沖擊力。與此同時,安克在視頻內容制作方面也不惜投入重金,打造了視覺效果出眾、情緒感染力強的TVC。
結合當前項目的熱度與銷售表現,業內人士分析,安克此次眾籌營銷的總投入極有可能達百萬美元。
產品創新、頂級私域和頂級預算的有機結合,共同催生了現象級的眾籌項目:eufymake E1在眾籌平臺上線僅12小時,眾籌金額便突破千萬美金,目前已突破2250萬美金。
如文章開頭所言,這千萬美金,有不少來自安克上一代3D打印機用戶的支持。更多未披露細節,歡迎添加微信ydinitialheart交流。
據了解,AnkerMake V6版本因為多色打印功能未能實現,商業化交付不達預期,導致部分用戶要求退款。后來AnkerMake給這批用戶做了兩個補償方案:
一是V6可全額退款,退款金額為299美元,并額外返還10%(30 美元)。
二是提供價值600美元的商店積分,僅用于購買其尚未發布的下一代打印機,且僅適用于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歐盟的用戶。
這一策略促使安克UV打印機在眾籌階段的銷量有所增長。由此可見,盡管安克的3D打印機多色組件未能開發出來,但這些老用戶仍對其足夠忠誠,愿意繼續支持其新品。
“AnkerMake改名為eufymake,等于重新開始了,團隊也換了一些人,但目前看來切換得很成功,新品又扳回來了。”一名跨境電商相關從業者說道。
從3D打印到UV打印,安克為何轉舵?
“安克以UV打印機作為切入點非常聰明,這是世界上第一臺消費級UV打印機。傳統UV打印機單價1萬美金起步,利潤非常高,被日本和美國的一些老牌打印機企業所壟斷,這些企業沒有開拓消費端市場,基本只面向B端。”上述跨境電商從業者說道。
安克作為首個通過眾籌平臺上線消費級UV打印機的品牌,找到了一片空白市場,避開了激烈的競爭。
反觀其他DIY品類,FDM 3D打印機有拓竹,激光雕刻機有Xtool,都是難以逾越的競爭對手。而做全彩3D打印,技術壁壘又太高。(如你有更好的洞察,歡迎添加微信ydinitialheart探討。)
事實上,入局UV打印機之前,安克已經在3D打印機市場布局多年,是業內首個提出“高速3D打印”概念的消費級品牌。
雷峰網了解到,2021年AnkerMake的產品兼技術負責人王志宇加入前,安克原本計劃基于投影原理采用光固化技術路線。最終在團隊的堅持與努力下,選擇了FDM技術路線,否則可能會面臨如今“勝馬優創”的局面。
2022年,安克順利上線了首款3D打印機——AnkerMake M5。據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當年安克3D打印機產品線營收達6000多萬元。
為了在3D打印上尋求突破,Ankermake于2023年立項預研全彩3D打印技術。在歷經一年的技術攻關后,結合王志宇于2019年設計的一款手持噴墨打印筆所積累的技術經驗,完成了為期12個月的技術驗證。
期間,Ankermake團隊深入探索了從熱發泡打印到陶瓷壓電噴墨打印等多個技術路線,最終因驚艷的色彩呈現效果,選定了壓電陶瓷噴墨技術路線。
在完成全部技術可行性驗證之后,Ankermake團隊開發了兩代噴墨打印原型機。雖然3D打印的成像效果不如人意,但在2.5D打印和平面打印方面效果十分顯著。 這也能解釋安克為何轉戰UV打印機。
而后,AnkerMake的負責人王志宇選擇離職創業,并將團隊交付給公司,剩下的團隊進行后續的開模和產品化。
王志宇離職后,有著9年安克工作經驗、具備騰訊背景的謝永昌接任產品負責人。另外一名接班人,則是eufyMake現任技術負責人許一波,他曾在酷派工作了23年,且是智新科技負責人祝芳浩相識20余年的摯友。
兩人半路接手AnkerMake后,將其改名為eufyMake,并入安克的智能家居品牌eufy體系,最終推出了如今的eufyMake E1。
一名3D打印機從業者表示,安克擅長做ToC的大眾消費品品牌,UV打印機更符合其ToC邏輯。3D打印在全民的滲透率最多5%到10%。相比3D打印,照片打印更普及,是一個大眾消費品。從商業角度來看,以照片打印盈利更契合安克的產品屬性,也更符合過往的市場經驗。
量產交付及成本控制仍是挑戰
安克的UV打印機項目眾籌成果斐然,在中美關稅戰的背景下,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
很多賣家把安克當做中國硬件的一個標桿,認為“eufyMake E1眾籌成功,證明了只要把產品做好,還是能在市場上獲得現象級的成功,應對關稅等不穩定因素。”
不過,安克上一代3D打印機產品的交付問題,也讓不少人對eufyMake E1心存疑慮。
AnkerMake M5 V6營銷時宣傳多色打印賣點,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目光。然而與競品所推出的FDM多色打印產品相比,其最終交付表現欠佳。這也讓外界擔憂,eufymake E1最終上市時能否順利穩定交付?
多位從業者表示,眾籌成功并不代表最終成功,仍需觀察其后續表現,看量產是否順利以及產品是否好用。
此外,安克這款產品的售價,僅為傳統UV打印機的1/10,其成本能否支撐利潤仍然是個問號。有觀點認為,預售階段,eufymake E1可能不賺錢。
傳統UV打印機功能單一,需要不同的機器來應對不同的打印場景,成本較高。而安克UV打印機的分辨率是1440 DPI,性能參數上跟萬元級的大型UV打印機是一個級別,同時還能應對不同場景。安克能否在不犧牲功能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十分考驗其對供應鏈的把控能力。
關于安克的產品追蹤,雷峰網將持續關注。本文作者長期關注跨境服務生態和品牌出海,歡迎業者添加微信 ydinitialheart 了解更多行業動態。
雷峰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 轉載須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