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世界500強,剛剛完成基金備案
作者:王濤 編輯 :吾人?? 來源:融中財經? (ID:thecapital)
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和企業戰略布局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開始涉足私募領域。而最新的角色是中國通信行業的龍頭——中國電信。
據最新消息,2025年6月16日,中電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信私募”)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備案登記。該公司注冊資本為2億元,實繳資本為5000萬元,注冊地位于北京市順義區,辦公地位于北京市西城區,目前有6名全職員工。中電信私募由中國電信集團投資有限公司100%持股,其業務主要聚焦于云計算、網絡信息安全等前沿科技領域。
公開資料顯示,中電信私募早在2022年1月20日就已成立,但直到2025年6月才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記。在完成備案登記之前,中電信私募還經歷了法定代表人及高管的變更。2025年4月22日,公司法人從張偉變更為邢曉瑞,高管團隊也進行了相應調整。邢曉瑞此前曾在郵電部、中國電信集團公司等單位擔任重要職務,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
中國電信通過出資設立私募基金公司,不僅可以為自身在云計算、網絡信息安全等領域的戰略布局提供資金支持,還能通過投資上下游產業鏈,進一步鞏固其在通信行業的領先地位。
隨著中電信私募的正式備案登記,其未來在私募市場的表現更令人值得期待。
中國電信的投資布局
根據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以879.61億美元的營收排名全球第135位,位列電信行業第7名。這樣的營收能力為其布局私募帶來了充足底氣。
事實上,中國電信在私募基金領域的布局由來已久,并非近期才開始涉足。如果細究中國電信,私募基金投資歷程和投向領域,可以清晰看到這是電信行業巨頭在金融與科技融合趨勢下的布局。
早在2022年1月20日,中電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為2億元人民幣。這家公司由中國電信集團投資有限公司100%控股,是中國電信集團在私募基金管理領域的重要布局,2025年6月16日完成備案登記,正式成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
中國電信的私募基金主要聚焦通信與信息技術產業鏈。作為通信行業的領軍企業,其投資覆蓋通信設備制造、云服務、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上下游環節。例如,2024年,中國電信集團投資榮耀、國信新網、匯信合弘、庫帕思、世通亨奇、成都中科微等企業,這些企業分別在通信設備、軟件服務、半導體等領域具有獨特優勢,通過投資這些企業,中國電信可以進一步完善產業鏈布局,提升自身在通信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同時,云計算和大數據作為未來信息技術發展的核心方向,也是中國電信私募基金的重點投資領域。通過投資相關企業,中國電信能夠提升其在云計算和大數據領域的技術實力和服務能力。例如,中國電信在全國多個城市部署云計算中心,其投資的項目進一步完善了這一生態。網絡信息安全同樣是其關注的重點領域之一,隨著數字化轉型加速,網絡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通過投資相關企業,中國電信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網絡安全防護能力,為用戶提供便捷安全的通信服務。
此外,中國電信還積極布局戰略新興產業,如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領域。2023年12月,中國電信集團與成都先進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錦翼數智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體現了其在超算中心、智慧城市等領域的戰略布局。
回顧中國電信的私募基金發展歷程,其投資策略隨著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的變化而不斷調整。近年來,中國電信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在市場上的動作頻繁,投資規模不斷擴大,投資領域也逐步拓展。從早期的通信設備制造到如今的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中國電信通過私募基金投資實現了產業鏈的延伸和戰略資源的整合。這些投資不僅加強了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合作,提升了市場競爭力,還為企業開辟了新的利潤增長點,推動了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目前,中國電信集團通過私募基金投資了許多具有前瞻性技術的初創企業和成長型企業。在這些被投企業中,一些已經在特定領域取得顯著成果,如在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分析工具、通信芯片等方面取得技術突破,這些被投企業的成長也為中國電信帶來了豐厚的投資回報,提高了基金的投資收益,展現了其私募基金投資的潛力和價值。
此外,私募基金還為中國電信與被投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契機。例如,在云計算領域,中國電信與被投企業聯合研發新的云計算解決方案,提升云服務性能和穩定性;在網絡安全方面,共同開發先進的安全防護技術,增強網絡安全防護能力。這種深度合作不僅有助于被投企業的技術發展,也為中國電信的產品和服務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實現了雙方的互利共贏。
中國電信在私募基金領域的布局是其多元化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私募基金投資,中國電信進一步拓展了其在通信及相關領域的影響力,實現了產業鏈的延伸和戰略資源的整合,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中電信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正式備案登記,其未來在私募市場的表現更加值得期待。
國資企業布局做投資,主投重點戰略產業
像中國電信這樣的國資企業正積極參與私募基金,已經成為資本市場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與中國電信同屬通信賽道的中國移動也是一個典型的代表。其設立的5G產業基金,聚焦于5G技術的研發、應用開發及相關產業鏈的整合。通過投資5G芯片、基站設備、通信軟件等領域的創新企業,中國移動不僅加強了自身在5G領域的技術實力,還促進了整個通信行業的技術升級和業務創新。這種以國家戰略為導向的投資策略,使國資企業在私募基金領域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此外,中國石油的產業投資基金則專注于能源領域的技術創新和資源開發。其投資方向包括新能源、油氣勘探、節能環保等關鍵領域。通過私募基金的運作,中國石油不僅提升了自身的能源保障能力,還推動了能源行業的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
在投資策略上,國資企業往往采取穩健而前瞻性的投資方法。中國移動的5G產業基金,其投資策略不僅關注5G技術的研發創新,還注重5G應用的商業化落地。基金通過投資5G芯片設計、基站設備制造、通信軟件開發等產業鏈關鍵環節,實現了對5G產業鏈的全面布局。此外,基金還與被投企業共同開展5G技術的應用試點和商業推廣,加速了5G技術在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應用普及。
中國石油的產業投資基金則在投資策略上更加注重風險控制和長期回報。其投資項目通常具有較長的投資周期和較高的技術門檻,但也具備較高的市場潛力和戰略價值。基金通過與國內外頂尖的能源企業和科研機構合作,共同開展能源技術創新和資源開發項目,確保投資項目的穩定性和收益性。
國資企業通過私募基金投資,不僅為自身帶來了豐厚的財務回報,更為國家經濟的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在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像中國電信這樣的國資企業通過私募基金投資,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推動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為社會創造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未來,隨著國資企業私募基金投資的不斷深入和創新,其在資本市場中的作用將更加凸顯,為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LP們的熱情回歸了?
幾乎在同一時間,一位已經隱匿許久的巨頭LP也回來了。
曾經,關于阿里巴巴戰略投資部門的收縮、戰投基金的解散以及非核心資產剝離的消息頻繁傳出。然而,最近的動態顯示,阿里巴巴再次在投資領域發力。
根據企查查的最新信息,近期,無限啟航海河(天津)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正式成立,其出資額達到了約1.4億元人民幣。該企業的經營范圍包括私募基金的股權投資、投資管理以及資產管理等活動,但需在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完成登記備案后才能正式開展相關業務;此外,還涵蓋創業投資,且僅限于對未上市企業的投資。
在這份合伙人的名單中,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名字格外引人注目。它與天津天開九安海河海棠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北京海天瑞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同參與了出資。
事實上,在過去幾年中,阿里巴巴一直是創投行業的重要參與者,頻繁以LP(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出現,投資了包括元生資本、阿米巴資本、經緯創投、鼎暉投資、元璟資本在內的眾多GP(普通合伙人)。這些投資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企業服務、醫療健康、文娛消費等多個行業。
不過,在過去兩年中,阿里巴巴直接以LP身份參與投資的情況逐漸減少。如今,阿里巴巴在完成一系列資產出售之后,重新以LP的身份參與到私募股權基金中,這一舉動無疑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這與阿里巴巴過去常常進行的大規模、追求控股權的戰略投資行為形成了鮮明對比。
然而,回顧2025年初至今,阿里巴巴確實經歷了一系列的資產處置動作。例如,阿里巴巴以131億港元的價格將其持有的高鑫零售(大潤發母公司)的控股權出售給德弘資本;同時,還將銀泰商業的股權以約74億元人民幣的價格進行了轉讓……
外界普遍認為,阿里巴巴近期的這些舉措彰顯了其逐步剝離非核心業務、聚焦核心主業的戰略決心。通過一系列大刀闊斧的“瘦身”行動,阿里巴巴成功回籠超過2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
如今阿里巴巴的再次出擊,似乎表明這個巨頭并沒有放棄對未來機遇的布局。
實際上,自2024年中國IPO政策收緊以來,中國私募股權市場在募資端的LP出資節奏進一步放慢。全年機構LP對私募股權基金的總認繳規模約為1.48萬億元,連續四年下滑,較上一年同比下降19.57%。
在宏觀環境收縮、退出渠道受阻、募資難度增加的背景下,LP整體變得更加謹慎。
然而,今年開始,市場中沉寂已久的熱情似乎被重新點燃,不少產業巨頭又重新回歸LP的角色。
不久前,朝希資本宣布其二期人民幣主基金完成首關簽約,7億元的募資額中產業LP占比接近六成。邁為股份、阿特斯、正泰電器等光伏行業的龍頭企業以及海辰儲能等能源集團的名字密集出現在出資人名單中,老LP的復投率達到了50%。
5月份,寧德時代和大族激光相繼發布公告,共同參與投資一支規模約為15億美元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該基金的管理人是寧德時代參股的一家風險投資機構——Lochpine Capital。換句話說,寧德時代不僅作為LP投入真金白銀,還親自下場從事VC。
5月14日,青島市舉辦了一場具身智能機器人生態發展大會,在此期間,青島海爾創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參與發起設立了青島市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基金,目標規模高達100億元,旨在推動北方地區成為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的創新高地。
復星醫藥旗下蘇州君明致遠創業投資合伙企業等參與了河南中原醫學科學城星未來股權投資基金。該基金出資額為25億元人民幣,重點支持中原醫學科學城的科技成果轉化以及招商引資項目。此外,復星醫藥還在深圳、山東等地投資設立了醫療基金,積極布局醫藥、醫療器械等領域。
像這樣的例子在今年比比皆是,似乎正成為創投行業趨暖的積極信號。列車已經開啟,穿越寒冬,屬于創投行業的新征程拉開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