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工出細活 Leion Hey2給AR翻譯眼鏡上了一課
在AR眼鏡邁向消費級市場的征途上,如何讓 科技 設備褪去工業感外殼,化身如普通眼鏡般輕盈自然的日常配飾?答案正藏在衍射光波導技術的精密光學結構中。衍射光波導技術憑借輕薄與外界光線的高穿透特性被認為是消費級AR眼鏡的必選光學方案,眾多知名AR眼鏡品牌旗下的明星產品均采用了這一顯示方案。
然而,技術光環的背后,是極高的制造壁壘:衍射光柵通過納米級結構衍射光線實現圖像傳輸,其設計需要精密計算光波相位,涉及復雜的光學仿真和半導體級工藝,對算力要求極高,否則會導致成像模糊;其次,源于光柵對不同波長光的衍射角差異,用戶在使用時極易出現彩虹效應。如果忽視對這項技術的深度打磨,很可能直接威脅產品的市場信任度與客戶忠誠度。
據業內消息,有某AR眼鏡品牌急于搶占市場先機而搶跑推出的產品,暴露了不少光學技術打磨不足的短板。例如,虛擬圖像在視野邊緣的畸變率超3%,使用戶在使用過程中,虛擬圖像難以自然融入視野,仿佛始終有一塊“小屏幕”懸浮眼前,割裂感嚴重,并且鏡面的固定焦面設計使用戶的眼球需長時間、持續性地調節焦距,不少用戶反饋使用半小時后頭暈。在戶外、車窗邊的強光環境下,其鏡片邊緣出現彩色眩光,用戶實測反饋“看10分鐘后眼睛酸澀”。并且,在實際使用中也因光效利用率低,強光下需手動調至高亮模式,導致續航驟降。
作為對比,成立于2014年、來自北京的中國AR老牌頭部企業亮亮視野近日推出的AR眼鏡Leion Hey2則通過一體化光學與低功耗系統設計,突破了光學技術阻礙,給出標準答案。Leion Hey2進一步優化了衍射光波導技術,將數十萬根光柵精密排布于區區一厘米長度內,并且光學鏡片厚度壓縮至僅0.4毫米——僅為銀行卡厚度的一半,真正實現了全天候舒適佩戴,徹底擺脫了傳統AR眼鏡笨重的弊端。
其超小光引擎的體積僅如一顆紅豆,重量僅0.3克,卻能提供強大的顯示亮度和清晰度,光機亮度相當于在一間15平米的臥室點3000萬個燈泡。Leion Hey2的入眼亮度高達2500尼特,遠超行業消費級AR眼鏡亮度在1000-1500 尼特水準,讓用戶即使在戶外強光下也能看清字幕,徹底終結了AR眼鏡“亮度不足,看不清”的歷史難題。
同時,為應對復雜環境挑戰,Leion Hey2采用的無眩光鏡片,使彩虹紋減少98%,每一片鏡片,都經過精密的光柵設計與材料調校,不僅成像清晰,還能在多角度、多光源下,依然保持無彩虹干擾的純凈觀感。
特別地是,Leion Hey2還將投射信息的角度設計在水平視線區域,確保用戶在獲取翻譯內容時,眼前2–3米處即可懸浮顯示對方所講內容的字幕,符合人眼自然對焦習慣,遠近視均適配,看著舒服、不卡眼、不頭暈,為用戶帶來流暢、自然的溝通體驗。
流水不爭先,爭的是滔滔不絕。在消費級AR眼鏡的賽道上,專注AR領域11年的亮亮視野沒有急于爭先,而是選擇沉下心來,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技術研發與打磨,如今帶著成熟的技術成果——Leion Hey2強勢登場,反超搶跑者,不僅為用戶帶來了更優質的跨語言溝通體驗,也為AR翻譯眼鏡行業樹立新的技術標桿。